中石油吐哈工程技术研究院“钻地”技术创多项纪录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张斌)6月6日,吐哈工程技术研究院应用自主研发的新型水力脉冲钻头和防斜打快专利技术,仅用99天完成吐哈油田垂深最深的水平井——玉北10H井,刷新了吐哈油田深层稠油水平井井深最深、垂深最深、水平段最长等多项钻井纪录。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7日 浏览1489次
|
|
|
中石油大港油田特种泵技术提质增效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刘英 通讯员陈锐)据6月15日大港油田生产数据汇总显示,西8-12-6井优化配套低阻软柱塞特种泵两个月来,生产稳定,油井系统效率提高15.4%,日增油0.4吨。
近年来,聚合物驱在大港油田持续规模推广应用,驱油效果明显的同时,存在注聚受益油井杆管偏磨、抽油泵砂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7日 浏览1506次
|
|
|
中石油冀东油田缓蚀剂解决管线腐蚀难题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杨军 通讯员赵英杰)6月15日,由冀东油田瑞丰化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缓蚀剂经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均优于同类产品,加药后腐蚀速率低于标准1个数量级,有效缓解了管线腐蚀生产难题。
近年来,冀东油田二氧化碳吞吐井持续增加,在为油田带来效益的同时,管道腐蚀等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7日 浏览1321次
|
|
|
中石油管道局技术革新瞄准节支降耗增效点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李元滢 通讯员李佳霖)“根据预测值,设计提出的合理管道止裂韧性要求值,可最大限度地容忍初始缺陷,在延性断裂裂纹一旦萌生后止裂时,可满足批量生产管材的经济要求,已成功运用于加纳TEMA罐区等多个项目。”6月10日,管道局设计院技术发明人薄国公介绍。
今年年初以来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7日 浏览1668次
|
|
|
中海油研究总院新思路破解渤海中浅层地震成像难题
|
本报讯(通讯员 肖大坤 樊鹏军)6月8日获悉,研究总院与中海油服东方数据处理中心针对旅大21-2油田地震资料重处理难题进行第一阶段专家会诊,首次提出针对含油气层段开展目标处理的技术思路。该思路可缩短处理工时,提高研究效率。
…… |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6日 浏览1303次
|
|
|
中石油川庆钻探科技创新双喜临门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谷学涛 通讯员邓斌)6月初,川庆钻探接连收到好消息:首次有专利获得国际专利授权,高级工程师陈立荣获第九届全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
发明创业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发明协会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主要表彰有重要技术发明和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在产业化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6日 浏览1598次
|
|
|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研究成果填补生产管理制度空白
|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日前发布消息称,该公司承担的《气田地面集输及处理已建系统管理研究》通过验收,填补了国内油气田管道和站场地面生产管理制度的空白。
西南油气田公司在调研国内外油气田管道和站场地面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成熟的管理经验,重点对生产运行、生产技术管理等环节进行研究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5日 浏览1394次
|
|
|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首次应用ICD调流控水技术
|
中国石油网消息 (特约记者姚龙 通讯员何征)6月初以来,油田桑塔2-H12井首次应用ICD调流控水技术对水平段进行分段流量控制,截至6月10日,这口井施工顺利完成,测声幅显示固井质量良好。
桑塔2-H12井是桑塔木油田的一口开发水平井,这口井井段底水容易快速推进,常规完井投产后可能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5日 浏览1387次
|
|
|
中石油克拉玛依油田Ⅱ类砾岩油藏开展深部调驱试验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宋鹏 通讯员万青山 汪进)6月初,记者获悉,《克拉玛依油田一东区克上组油藏二次开发深部调驱试验方案》顺利通过新疆油田审查。
深部调驱技术是改善老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率、夯实稳产基础和转换开发方式的重要辅助手段。新疆油田2010年开始在Ⅰ类、Ⅲ类砾岩油藏分3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5日 浏览1271次
|
|
|
中海油首次运用智能注水系统
|
本报讯(通讯 王彬 范志利)6月2日从研究总院获悉,中国海上油气田注水井首次采用智能完井管柱,实现了中国海上油气田智能注水井零的突破。据悉,该智能注水系统成功应用于蓬莱19-3油田作业井,平稳运行近4个月,单井注水量高达每日1105~1257立方米。研究总院对注水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发现与周边 …… |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时间:2016年6月13日 浏览1694次
|
|
|